发布时间:2012-05-17 10:31:28
点击数:45361 次
一览英才网HR发展研究院针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流动趋势监控体系,并在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对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动态和流动趋势进行了不间断的访谈调查,通过Resume Tracker系统,一览HR研究院可以准确定位城市间相关行业的人才流进流出情况。
行业整体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如下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自兔年元宵节之后,电力行业人才的求职意愿进入高涨,经过金三银四小高潮后,于五六月份平淡下来,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来临,人才求职意愿出现大幅震荡,一方面找到工作的人才渴望稳定,另外一方面,随着应届毕业生的加入以及传统金九银十的到来,一些渴望在年前找到更好工作的人才选择了在就业市场中寻找更好的机会,而自11月23日后,整个人才求职意愿又再一次平静下去,主要是受春节临近以及年终奖的影响,人才趋向于过完年后去找工作。
电力企业的招聘趋势变化如下图:
(表2:电力行业企业招聘意愿变化趋势)
从图上可以看出,2011年电力企业的招聘意愿变化波动剧烈,与人才相对平稳的求职意愿相比,企业的招聘意愿可以说是一天一变,频繁的波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网站运营周期的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电力行业在2011年年度的发展不确定因素较多,招聘计划变化频繁。
一边是相对平稳,持续增长的人才求职意愿,一边却是变化剧烈,日新月异的招聘需求,2011年,电力行业的人力资源流动必然是一个流失大于输入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与2011电力行业发展趋势是分不开的。
2011全年电力供应持续紧张,火电企业经营困难,生产难以为继。一季度,15个省级电网出现电力缺口;迎峰度夏时段,国网、南网两大区域最大电力缺口合计3112万千瓦,湖南、广西、贵州日最大电力缺口超过当日统调最大用电负荷三分之一;入冬以来,全国已有17个省(市)出现拉闸限电,业内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万~4000万千瓦。
2011年,火电企业深陷亏损泥淖,守土担责力不从心。上半年,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企业亏损153.8亿元,同比增亏95.2亿元,超过2010年全年亏损额。
受飙升的煤价和运力不足制约,火电生产难以为继,10月份全国缺煤停机容量高达1600万千瓦。
2011年7月29日,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标准区分现有和新建火电建设项目,分别规定了对应的排放控制要求:对新建火电厂,规定了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对现有火电厂,设置了两年半的达标排放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机组改造。
“十二五”期间,明确新建火电项目要实现80%以上的脱硝效率。一个月后,8月31日,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硝设施,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11月底,有关部门在调整电价时,规定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
从一览英才网获取的有关行业数据显示,2011年电力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谷到正常的变化趋势。继2011年4月全国多个省份上网电价上调之后,6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调整电价,15个省份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居民用电价格不变。时隔半年,当年的第三次电价调整方案出台:自12月1日起,将全国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约2.6分,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制度,80%的居民用电价格不作调整。此次除上调上网电价外,还将随销售电价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由原来每千瓦时0.4分提高至0.8分;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各地实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的具体方案,由各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履行价格听证程序后实施。在第三次电价调整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对发电用煤实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规定2012年度合同电煤价格涨幅不得超过上年合同价格的5%;自2012年1月1日起,对市场交易电煤规定最高限价;同时还决定全面清理整顿涉煤基金和收费。
2011年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随着煤炭价格的上涨,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发电模式的火力发电正面临结构转型的压力,于此相关的一大批火电人才面临行业内摩擦性失业,另外一方面,新能源建设的逐步开展,使得电力行业的人才知识结构面临更新,未来电力行业的人力资源变化趋势如何存在诸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