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新闻工作者的职场健康令人担忧

发布时间:2012-08-23 15:51:35

点击数:52564 次

    2012年8月22日下午2时,著名杂文家、《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先生,因罹患抑郁症,而不幸去世。

    徐怀谦,男,1968年生人,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分配在首钢锻炼一年,分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99年去河南虞城县挂职县委副书记离开过报社两年。后获中国社科研究生院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主编。
    徐怀谦先生去世的消息刚一出现,就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的沉重悼念。而当人们在为这么一位年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哀叹的同时,新闻工作者的职场健康问题也再次引起了大家的担忧和重视。
    新闻工作者的“内忧外患”
    在理想的状态下,媒体以及记者掌控着社会的话语权,主导着社会的舆论,他们的报道能够改变舆论对于一事物的看法。因此,记者在社会生活当中常常拥有特殊的权力,他们不是政府官员,但他们手握的权利却不一定在官员之下。所以一直以来,记者都被称为“无冕之王”。但是他们背后的很多困难与辛酸,却是外人所不知的。
    新闻工作者是思想劳动者,他们的思想本应改散发着人类智慧的光辉,却往往受到体制的国度约束,长期饱受着人格分裂的煎熬……
    在我国,记者经常被打击,有的甚至付出了鲜血与生命的代价。近年来,食品安全记者被害的事件更是屡屡发生……
    职场分析师的建议
    一览英才网职场分析师认为,记者面临的职场安全除了人身安全之外,更多的是人格分裂的健康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政策,以保障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利和人身安全,让中国的舆论环境能有更加真实宽松的空间。
    同时,一览英才网职场分析师也提醒所有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有人说,这是一个平庸的时代,一个物质的时代,一个愚乐的时代,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可是,我们不能把什么过错都推给时代。一个人左右不了时代,却可以左右自己的脸——它可以不漂亮,却不可以没内容;它可以很丑,却不可以没有个性。——徐怀谦《酷的脸》

更多相关

人力资源管理该控制什么 解构“企业-人-事”模式 要不得“谢主隆恩”式的企业文化 视角:中印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源解读 一览英才网倾力打造 《首席招聘官》杂志耀世登场

返回顶部

首页 - 登陆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