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4-26 10:12:31
点击数:42580 次
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家经济同比增长8.1%,环比增长1.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域数据中,作为东部经济发展代表的广东省在一季度的经济增速仅为7.2%——低于全国增速0.9个百分点。而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一季度经济增速为13.1%——高于全国经济增速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出现了“东慢西快”的现象。
于此同时,4月16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2012年深圳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指导价位平均数为3892元/月,同比增长17%。此次工资指导价位调整力度较大。
看似两件没有什么联系的事情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关系。
一直以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作为研究行业人力资源发展的一览英才网HR研究院,在研究行业就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地域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从一季度经济增长“东慢西快”中,我们能够解读出以下信息:
造成“东慢”的主要原因是外向型经济在面对金融危机,外需不振时无法迅速恢复,从而拖累了整体经济增长。而在国内高通胀的现状下,生活成本上升,一线城市工作者的压力更大,生活品质难以提高,许多一线城市工作者们 “逃离大城市”的念头越来越强。加之快速增长的房价,更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造成“西快”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开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各种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投资。投资除了直接带动当地GDP增长外,也为当地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高收入高消费的“双高”,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家就业——毕竟每年春运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票。
深圳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一座代表性城市,其经济对外贸依存度超过200%,在2012年的头两个月中,深圳经济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加之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步被压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返回家乡,这意味着深圳正在失去作为“淘金地”而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印象,外来务工人口正在流失。在深圳,外来务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3倍,在产业升级尚未完成的时候,深圳还需要传统外贸型产业为这座城市提供“经济营养”,虽然对于行业人力资源发展而言,深圳已经不再适合那些以外贸为导向,通过劳动密集生产而获得竞争力的制造型企业的发展,但在进入下一阶段之前,深圳还需要留下它们,这也就是指导工资价位激增的首要原因。一览英才网HR研究院专家肖先生表示:行业经济发展除了行业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外,离不开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而站在就业者的角度,能够在家乡就业显然比“背井离乡”更好。未来我国的人力资源流动趋势不再是“孔雀东南飞”,而会是“凤凰栖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