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23 16:18:24
点击数:43281 次
对于HR薪酬管理,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水平很有必要,至于对于最低工资阶层而言,工资是其赖以生存的唯一依靠。最低工资设定是否合理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反映出一个经济体对本经济体内居民的在意、关心和照顾程度。最低工资水平设定过低不行,过高也不可取。为了提高经济体竞争力而压低最低工资水平,不但损害最低工资群体的利益,而且对经济发展有害,使得社会消费需求得不到释放,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单纯为了扩大消费而过度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对经济体也是不利的,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利于民生,消费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却不能持续。
学界对于最低工资水平的设定也一直存在争论。反对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者大多以最低工资水平会引起企业生产企业成本上升进而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为理由。支持提高最低工资水平者,则以改善民生,刺激消费为依据。但至今没有一个合理的标准和统一定论。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会一目了然。
200年前亚当。斯密就说过:“即使最低级劳动者的工资,……其工资至少须足够维持其生活,在大多数场合,工资还得稍稍超过足够维持生活的程度,否则劳动者就不能赡养家室而传宗接代了”。因此,各地最低工资的制定应本着保证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在现有物价基础上,充分考虑居民吃、穿、住、用、行、教育各方面成本后,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最低工资。
具体说来:
(1)因地制宜制定最低工资具体标准。国家本着保证居民身体健康的原则制定出一套居民食品营养指南和日指导食品样本,各地根据本地物价对照食品指南进行食品成本合算,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本地居住、交通和教育成本后制定本地最低工资标准。
(2)因时制宜建立本地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第一,建立与CPI挂钩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以年度为单位,随CPI为正、负值而按照既定比例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增、减。第二,设定最低工资标准应急调整机制,设定CPI上下幅度,在CPI超过该幅度时即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以应对经济大起大落时期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3)加大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制度的作用在于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会导致政府公信度降低,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本原因在于惩罚力度不够或不到位。对于不严格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执行的企业施以最低工资若干倍的重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连职工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的企业又怎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呢?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散尽,在后危机时期,通过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具有迫切性。制定足以满足居民基本生活的最低工资水平不但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