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北京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及18区县的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对
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公示。据初步统计,此次公示的人数超过3.5万人。
按照今年5月出台的规定,人才服务机构可以对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公示,并在《北京人才市场报》和北京人才网以及各区县人才服务网上发布。30天公示期满后,档案托管关系将自动解除。
这是本市第一次大规模公示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经初步统计,至少3.5万人因长达5年不缴档案管理费用、人才服务机构又长期无法与其取得联系而上了公示名单。其中,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中心第一批公示人数达5720人。18区县中,海淀区公示的名单最多,达10550人。
人才服务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昨天表示,解除原档案托管关系后,档案的去向和保存问题,目前仍在协商中。如果能联系到原籍、原单位、原街道的,有可能被“打回”原人才机构。该负责人表示,希望存档人员对自己的档案负责,尽快补交存档费用或将档案转出妥善保存。
■相关新闻
档案作为记录个人经历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在人事分配、调动、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出国政审等情况下都会用到。档案一般不允许个人持有。过公示期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的档案将成为“死档”,不再会有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