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NGO组织更需合作
发布时间:2012-10-26 新闻来源:NGO英才网
○卫庄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
现在民间草根NGO的走访考察都是建立在各自经费的基础之上的,或者募集志愿者AA制开展,NGO各自开展项目活动,都想建立自己团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他们在各自开展的领域建立一定的信任度,从而扩大其影响力。
这一段接触了一些NGO组织,从中学到了很多,给我留下的印象个个都很“苦逼”。每一个志愿者和义工说的最多的就是:需要救助的很多。有时候他们也觉得非常无力!但是每一次面对救助的人群,总希望自己是个有三头六臂的超人。在采访一个做了十几年的老义工时,她刚刚做完体检,她很久都不敢去拿她的体检报告,怕自己忽然有什么病而不能工作,辜负了那些期望的眼神。这多少也反映了现在草根NGO的处境。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某NGO发布一则招聘信息后,却招致几个NGO的围攻辱骂,我不甚其解。现在NGO还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在活动办公经费国家要求在10%的情况下,NGO更需要合作。
现在民间草根NGO的走访考察都是建立在各自经费的基础之上的,或者募集志愿者AA制开展,NGO各自开展项目活动,都想构建自己团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各自开展的领域建立一定的信任度,从而扩大其影响力。但是往往在各地崛起的各种NGO中,爱心公益是重复开展、互相交融的,大家做这些都是怀着一颗爱人助人的心,因此,可能对于贫困山区的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小学,各个团队各自走访,资源没有共享,导致重复走访和调查,浪费人力和物力,这其实从受助地区和学校或者个人的角度来看,也像是一种机械重复。
同样,对于物质和资金的资助,因为NGO之间缺乏沟通或者是想要做出自己团队的成绩,导致一个地方会得到重复捐助,甚至是过剩,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在苦苦等待着关注和资助。可以按照团队本身的意愿去做,也应该努力向良心互动发展,沟通机制和责任分担是需要待完善的地方,建立一个参与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民间NGO只有合作才有进步。根据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估计,目前国内各类NGO总数达到上百万家,这其中90%以上是草根NGO。然而,在这个群体中,由于缺乏自身明确的定位,过于依赖创始人、缺乏资金人才、团队执行力不够、内部管理不规范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很多草根NGO的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联合搭建互助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如NGO的文化建设、凝聚力以及团队沟通、高效、健康的组织以及组织内部的资源整合、如何高效低成本,如何从容有序、运筹帷幄,如何研究、开发持续性、有追加价值的项目?民间草根NGO之间不是占山头。只有合作,组织文化沟通和建立是发展的精髓和方向。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 ![]() |
![]() |
![]() |
![]() |
![]() |
![]() |